库存量创下新高了,直接达到了7.7亿平方米了,可以说非常劲爆了,当然,这肯定不是咱们现在全部的新房库存了,就在这两天,统计局公布的5月楼市数据中一个数据特别亮眼,说到咱们全国商品房的待售面积已经达到了7.7亿平方米,这个待售面积,不是说那些已经开发还没有建成的库存面积,而是指开发商已经建好了或者是建好但是没有卖出去的库存面积,从这个维度来看的话,整体的楼市库存压力还是非常大的,因为熟悉楼市数据的朋友应该清楚,在上一轮的楼市通过涨价去库存的时候,那时候的库存高位在7.4亿平方米左右,可以说现在的库存量甚至是超过了16年时候的了。
但是那时候的房价还处于相对低位,可以通过松绑政策刺激,然后拉高销量最终形成价格上涨后进行库存消化,但是现在的房价已经在比较高位了,虽然经历了这四年多的调整,不少房源的价格还是高于16年同时期的,有些优势较弱的房源已经基本回落到了16年的时候状态,基本上算是原形毕露了,把上一轮的涨幅都给吐出去了,而且现在这轮不一样的情况是,新房和二手房的库存压力都是共存的,也就是说楼市需求的下降是远远大于上一轮的,相当于新房和二手房都要两手抓去库存问题,现在更多的政策还是偏向于新房的,包括土拍和新规产品等操作,而二手房是在政策出台后业主也加大了抛售力度,期望是能吃到针对新房的松绑红利的。
而咱们回顾上一轮的楼市下跌和上涨,在15年的时候,其实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重新把市场拉起来了,甚至更多人都在疯狂投入其中买入了,而直到2021年才发现自己已经高位接盘了。所以这轮楼市下行后,已经四年时间了,楼市到现在还在寻求止跌企稳的时间段,所以才不断有定调和救市的动作挤牙膏式的出来,当前库存都还在高位,如果要形成价格的重新上扬,至少这些库存的消化都需要政策支持以及较长一段时间的消化,所以,如何去库存还是摆在现在各个城市面前最直接的课题点了。
说完了库存面积,咱们再看看现在楼市的投资开发情况,前五个月来看的话,全国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是达到了3.6万亿的,同比跌幅超10.7%,而且这个跌幅的趋势还是在扩大的,同时期来看,在22年的时候是下跌了4%,23年同期是下跌7%,而去年则是10.1%,虽然每年的基数在减少了,但是跌幅比例并没有说得到缓解,反而还在扩大跌幅的比例,其实也可以看出来,现在开发商愿意掏出钱去买地的积极性在不断下降了,因为开发商手上现成的房子还有一大把,行情不好的情况下,甚至要亏本去甩卖现有的商品房,那肯定就不愿意拿出更多的钱再去买地了。
商人都是逐利了,房地产开发有钱赚,那热钱自然就会流进来去拍地拿地做开发商,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随便买块地搞个项目就能赚钱了,必须要有强大的产品力和营销能力,不然的话,就会做成赔本买卖了。当然,除了开发商自身原因以外,现在各地也收缩了供地的规模了,库存超36个月的城市都不让随意卖地了,因为地方现在也知道土地贬值了,不那么好卖了,如果现在大量卖地,那就相当于会低于原本期望值很多才能出手,所以只能减少供应的土地了,逐步把市场的供求关系给慢慢扭转回来,土地大量供应,但是新房端没法去消化,只能形成库存堰塞湖的状态,所以只能库存低的城市去卖一些核心地段的土地,去维持整体市场的基本稳定和价格。
当然,不管原因有几个,总之开发商拿钱进来开发的增速是确实放缓了,只是说部分城市的分化是明显的,大部分城市的卖地收入下降,少数城市土拍还有一定上浮,从数据来看的话,前五月,全国新房销售面积达到了3.4亿平方米,同比下跌了2.9%,跌幅稍微扩大了0.1个百分点,而新房销售额是3.4万亿元,同比是下跌了3.8%。降幅是比上个月扩大了0.6个百分点,今年的小阳春基本结束了,现在吃不到太多政策的红利了,所以销售面积和总销售蛋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,也就造成了数据没有那么好看了,因为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政策的出台时间点和走势情况,但是大家还是要清楚后续走势了。
配查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