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海的黄岩岛和仙宾礁方向,菲方吹嘘用15艘船,拿下一个“重大胜利”?菲方究竟做了什么?难道解放军真的没有任何反应吗?
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地区的角力中,总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插曲。最新上演的戏码,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和渔业水产资源局,派遣了一支由15艘快艇和公务船组成的小舰队,给黄岩岛和仙宾礁附近的渔民送去补给品。
(菲方在现场发现的解放军直升机)
不过,他们这次似乎有点自我感觉良好得过头了,因为他们将这次行动渲染成了一项“了不起的任务”,自认为“胜利”了,甚至还晒出了一张中国直9直升机的照片,想突出自己是在中国军舰、巡逻艇和飞机的“虎视眈眈”的监视下完成任务的。但实际上,却是解放军早已在相关海域等候多时,一直在紧盯菲方的举动。
看似紧张刺激,但实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。对于中国而言,这片海域早已处于常态化管理之中,中国海警对黄岩岛和仙宾礁的控制,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。那么,菲律宾到底唱的是哪出戏?
当然,菲律宾显然不打算轻易放弃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幻想。黄岩岛被我们宣布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后,相关海域的执法变得更加严密,菲方渔船甚至连礁盘颜色都看不到,更别说进入泻湖内部作业了,而这里的水深正好适合小型渔船。被挡在外面的小型渔船出海作业变得意义不大。但让菲律宾就此认输?显然是马科斯不愿考虑的选项。
(菲船的一举一动,实际上都在我们的监视下)
所以,他们开始用一种另类的方法,来鼓励渔民留在这些争议区域。政府出钱给渔民发放补贴,让他们继续在黄岩岛和仙宾礁附近活动。这种补给行动与仁爱礁上的情况截然不同。在那里,因菲方的“坐滩”破船严重侵犯中国主权,中国对其补给活动实行了严格管制:必须事先报备且仅限于人道主义物资。否则,迎接他们的就是无情的拦截。
然而,黄岩岛和仙宾礁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,使得菲方有了所谓施展拳脚的空间,当然,肯定是我们的领海之外,所以他们才会极力煽风点火。但是,菲律宾的挑衅真的能产生什么实际效果吗?
从表面上看,菲律宾方面的挑衅似乎胆大包天,但实际上,它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手段,背后隐藏着马科斯政府的无奈。马科斯上任以来,调控经济的表现不佳,通胀高企,民生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,致使民众不满情绪高涨,政府支持率持续走低。在这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,南海问题成了他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佳工具。
(马科斯希望将公众视线转移到南海)
通过在南海制造摩擦,马科斯试图炒热国内民族主义,以此分散公众对经济问题的注意力。然而,与此同时,菲律宾又不敢把关系搞僵,毕竟,中菲在实力对比上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菲律宾政府一边在南海挑事,一边又通过重申“一个中国政策”和强调和平对话,力图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。
菲律宾之所以这样说,很大一部分原因,是我们十分在意台海问题,所以菲方不敢在此事上和我们较劲,但换到我们的角度,菲律宾表不表态都不重要,我们从来都不会因为别人的立场,而改变我们自身的立场。
此外,不可否认,美国在其中,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。出于“印太战略”的需要,美国极力拉拢菲律宾成为遏制中国的“先锋”。然而,对于菲律宾来说,依靠美国的承诺,无疑是一种危险的赌博。要知道,美国从来都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优先,不会为了菲方的要求,与中国正面冲突。
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策略更是不容忽视,特朗普精打细算,不可能为了菲律宾冒战争风险。一旦局面失控,菲律宾可能迅速在大国博弈中沦为牺牲品,被抛弃在风口浪尖上。
(马科斯将筹码放在美国身上,根本就是痴人说梦)
纵观这场闹剧,菲律宾当局需要清醒地认识到,在坚如钢铁的中国主权面前,任何形式的挑衅都注定是徒劳的。以为通过这些小手段,就能动摇中国的立场,这无异于痴人说梦。对于菲律宾而言,停止无谓争斗,解决内部问题,谋求真正的国家利益,才是正道。
同时,菲律宾必须意识到,与大国和谐共处,通过和平和对话解决争端,才可能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发展。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上,巧妙的外交、理智的决策和对现实的清晰认知,才是一个国家在风雨飘摇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。
因此,马科斯与其把精力花在南海上,不如把注意力转向国内经济和民生的发展。只有将自身建设好,才能在国际关系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谈判筹码。否则,在南海的每一次“冒险”都只是饮鸩止渴,只会加速自己的消耗和失败。
配查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