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菲律宾和印度的防务合作突然加速。马尼拉不仅要把陆军布拉莫斯导弹连从3个扩到9个,还在密谋引进阿卡什防空系统和普拉莱战术导弹,这笔买卖要是真成了,菲律宾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将直接提升一个量级。
要知道菲律宾过去几十年在导弹能力上几乎零投入,现在突然大手笔采购,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装备更新。
仔细看这笔交易的精明之处。印度给的不仅是装备,还有60%的软贷款和分期付款,这对预算紧张的菲律宾简直是雪中送炭。比起美国爱国者系统天价,以色列合同被暂停,俄罗斯装备又被美国卡脖子,印度货确实成了最现实的选择。
更妙的是,菲律宾还能借机搞技术转让,在苏比克湾建联合训练中心,慢慢培养自己的维护能力。这种既要装备又要技术的思路,明显是在为长期防务自主铺路。
不过最值得玩味的,是马尼拉正在玩的平衡术。表面看是在美日盟友体系外拉印度入局,实际上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。通过引入印度这个“第三方”,既避免过度依赖美国被绑上战车,又能借印度制造的性价比优势快速形成战斗力。布拉莫斯导弹射程覆盖黄岩岛,阿卡什系统保卫克拉克空军基地,这套组合拳明显是针对南海特定场景量身定制。
但问题也接踵而至。菲律宾2026年国防预算才7亿美元,要养活这么多高价值装备实在够呛。热带海洋环境对精密导弹的腐蚀、不同国家装备体系的兼容性,都是实实在在的挑战。更不用说地区大国的反制——你今天部署导弹,明天人家就可能加强巡逻力度,这种军备竞赛对经济底子薄的菲律宾真是好事吗?
从更广视角看,这场交易背后是印太战略的深度耦合。印度“东进政策”需要前沿支点,美日“印太战略”需要更多抓手,菲律宾正好成了交汇点。但马尼拉显然不甘当棋子,通过多源采购在美印日之间保持微妙平衡。这种“鸡蛋不放一个篮子”的策略,确实给这个小国挣得了难得的战略空间。
配查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